欣欣向榮的城市,轉型升級的產業,不斷孕育的發展新動能、新增長極,都生動印證著推動轉型發展是內蒙古答好高質量發展時代問卷的必然要求,早轉早見效、晚轉很被動、不轉沒出路
前不久,在鄂爾多斯市康巴什街頭,自治區首個氫能共享交通示范體系項目正式落地。一批印著“氫個蛋”字樣的氫能共享單車、親子車與觀光車悄然亮相,不僅為市民帶來新奇出行體驗,更是內蒙古能源轉型的生動寫照。
在內蒙古,能源是當家產業。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內蒙古能源發展作出重要指示。2023年,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推動傳統能源產業轉型升級,大力發展綠色能源,做大做強國家重要能源基地,是內蒙古發展的重中之重。近年來,內蒙古千方百計加快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產業轉型發展動能澎湃。放眼今日之北疆,從和林格爾新區的綠色算力,到包頭“精密蛻變”的稀土產業;從沙良物流園的鐵路快速通關,到滿洲里口岸的智慧口岸建設……欣欣向榮的城市,轉型升級的產業,不斷孕育的發展新動能、新增長極,都生動印證著推動轉型發展是內蒙古答好高質量發展時代問卷的必然要求,早轉早見效、晚轉很被動、不轉沒出路。
轉型是必答題,如何轉有很多選項。內蒙古給出的答案是立足實際、因地制宜。內蒙古各地資源稟賦、產業基礎、科研條件等各不相同,適合新質生產力生長的“土壤”“氣候”迥異,這也決定了轉型發展的路徑不能千篇一律,更不可能一招鮮吃遍天。必須堅持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有所為有所不為,有選擇地推動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用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積極促進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發展不是什么火做什么,而是適合什么做什么。不盲目追“風口”,找準“接口”,用好獨特稟賦、產業優勢,才能水到渠成、鋪好新路。
創新是打開轉型發展之門的“金鑰匙”,要有信心敢創造。看看近幾年,露天煤礦無人駕駛礦車穿梭往來,“黑燈工廠”車間生產馬不停蹄……這些眼下的尋常景象,過去簡直不敢想象。創新的過程雖然不易,但更激動人心的是創新創造的巨大驚喜,是轉型以后開辟的嶄新空間。迅速行動起來,用新思路、新載體疏通堵點卡點,以創新驅動培育新動能,我們有信心也有責任把無數不敢想、不敢信和不可能,變成發展的實踐、生活的現實,讓內蒙古經濟社會發展不斷舊貌換新顏。
轉型是狹路相逢勇者勝的突圍,等不得、慢不得也被動不得。在新時代的賽道上,轉型越主動越能打開廣闊發展空間,轉型越積極越能獲得強大發展后勁。近年來,內蒙古走出去訪企拓崗、開展勞務協作對接,走出去建渠道、拓市場、招項目,哪一個不是在主動出擊、積極作為?憑空創造、破舊立新、涅槃蝶變沒有不難的,但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增強一往無前、搶占先機的意識,拿出敢為人先、靠前擔當的勇氣,只爭朝夕、敢闖實干,咬住轉型發展不松勁兒,就定能激發動力活力,在新的起點上昂首闊步前行。
今天只爭朝夕,明天日新月異。堅定信心、鉚足勁頭,向綠而行、追“新”求“質”,大力培厚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土壤,爭做擁抱創新時代的弄潮兒,鍥而不舍把“轉”進行到底,內蒙古必定會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一路高歌、佳績連連。(安華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