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美從業者,等你來投票”“幫忙投個票,親戚家孩子”……據9月22日《人民日報》報道,生活中,不少人都收到過親朋好友發來的網絡投票邀請,這本意是為彰顯參賽者的群眾基礎,卻在一些地方催生出拉票、買票、刷票問題,甚至形成了灰色產業鏈。
才藝競賽、業務評比、政務考核……很多評先選優活動都引入網絡投票,以增強影響力和透明度。然而,部分網絡投票正在偏離初衷,逐漸異化為比拼誰的人脈廣、面子大,還滋生了“水軍”生意,不僅稀釋了投票的含金量,也讓活動的公平性大打折扣。長此以往,相關評選將失去公信力。網絡投票固然方便、好用,卻不可盲目跟風、“拿來”就用,主辦方更應充分開展科學評估,優化篩選機制,突出實績而非看重熱度;如果選擇網絡投票,那么就嚴格設計程序,適當限定范圍,合理分配權重,保證其結果客觀真實——推動各類投票回歸“選優”初心,也是凈化網絡生態的重要一環。(趙春青/圖 陳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