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金秋十月,“十一”假期的呼倫貝爾處處洋溢著節日的溫馨:街巷里的國旗迎風招展,家庭餐桌上的團圓飯熱氣騰騰,人們或結伴出游飽覽秋光,或圍坐暢談共享時光。然而,這份安穩與愜意的背后,離不開一群人的默默堅守——他們暫別家人,駐守在工作崗位,用汗水與責任守護著節日的祥和,讓平凡的身影成為假期里最動人的風景。
“十一”假期,呼倫貝爾市融媒體中心特別推出《平凡之光?溫暖你我》系列報道,旨在捕捉這些藏在日常中的溫暖力量,記錄平凡崗位上的不凡擔當,傳遞每份付出里的熱愛與溫度,致敬每一份讓節日更安穩的平凡力量,讓更多人看見“平凡”二字背后的重量與光芒。
當呼倫貝爾的秋霜把白樺林染成鎏金,枝頭碎葉在風里搖落滿地 “星光”;當扎賚諾爾猛犸雕塑旁的國慶彩旗,與游客手中相機的快門聲撞個滿懷;當中秋的月光漫過套娃景區的彩色城堡,將團圓的月餅甜香揉進草原的晚風里——這片被金秋浸潤的土地,正盛著最濃的節日歡暢。
在這片土地的“雙節”歡騰里,藏著兩道最踏實的 “守護線”:一道是路口閃爍的 “熒光綠”,一道是管網里流動的 “暖力量”。那些在車流中穿梭的身影、在管網間忙碌的腳步,正用一崗一責的堅守,把平安與溫暖,揉進每一個人的節日時光里。他們以堅守崗位的擔當,為呼倫貝爾的“雙節”假期,穩穩鋪就了最踏實的安全與溫暖。
熒光綠:車流中的“活路標”

中秋的月光灑在海拉爾區成吉思汗廣場的雕塑群上,游客舉著相機拍照,市民散步賞月,歡聲笑語在車流里織成一團煙火氣。而在這片熱鬧里,總有一抹熒光綠穿梭其間——呼倫貝爾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隊中心城區大隊河東中隊的交警亮亮正站在路口,指揮著往來車輛,他的反光背心在燈光下格外醒目,“美景再好看,也得有平安托底,我們在,大家才能玩得踏實。”
中午的龍鳳新天地商場周邊車流量達到高峰,外賣小哥的電動車、游客的租賃汽車、本地居民的私家車在路口交匯。亮亮站在路中央,手勢利落得像節拍器:左臂平舉示意左轉車輛停下,右臂揮動指示直行車輛快速通過,遇到過馬路的老人,他會快步上前扶一把,等老人安全到了人行道,再轉身回到崗臺。“這條街商戶多,游客過馬路愛看手機,得格外盯緊。”他擦了擦額頭的汗,目光始終掃過車流與人流,“昨天有個游客光顧著拍街景,差點被電動車蹭到,我及時拉了一把,幸好沒出事。”

“白天執勤是‘按部就班’,夜里才是真的‘提心吊膽’。”傍晚6點,天色漸暗,亮亮換上夜間執勤裝備,對講機里開始頻繁傳來調度信息。他駕駛警車沿著成吉思汗廣場和龍鳳新天地商場周邊巡邏,喊話器里不時傳來叮囑行人過馬路注意安全和車輛規范停車的提示,“夜間視線差,游客容易走錯路,車輛也容易因為趕時間搶道,突發情況比白天多一倍。”
夜間執勤的重點,還有酒駕排查。在勝利大街公署路口夜間檢查點,亮亮和同事們設好反光錐,手里的酒精測試儀在燈光下閃著微光。“中秋夜不少人聚餐喝酒,僥幸心理也重,咱們多查一次,就少一分危險。”
亮亮的反光背心上,還沾著白天疏導交通時留下的汗漬;對講機里傳來領導督導工作的聲音······這些細碎的痕跡,都是他守護平安的印記。
供熱線:寒夜里的“保障者”

對于許多人來說,中秋賞月、國慶游玩是闔家團圓、盡享秋光的時刻。然而,對于海拉爾熱電廠的職工而言,這份雙節的熱鬧與詩意,卻意味著一份更為深重的責任與堅守——既要保障市民家中的暖意,更要讓遠道而來的游客在呼倫貝爾的秋日寒夜里,能擁著溫暖入眠。
海拉爾熱電廠熱網運檢二班早早就開啟了雙節“護航模式”,從前期的精準供熱負荷預測、精細化水力平衡調節,到節日期間的24小時輪班值守,每一個環節都細化到崗、責任到人。“中秋國慶期間,海拉爾區的很多酒店、民宿住滿了游客,加上市區居民的用熱需求,供熱保障尤為重要。”班長王偉拿著巡檢計劃表說,他們提前一周就對轄區內的供熱管線進行了全面排查,重點檢修了景區周邊的換熱站,“不能讓游客在屋里裹著外套賞秋,更不能讓市民過節時家里‘掉溫’。”

在集中控制室內,運行人員緊盯屏幕上跳動的參數,鼠標不時點擊切換著各換熱站的實時數據——運行員小李指著屏幕上的警報提示說,前幾天中秋夜,一處民宿的室溫下降了1℃,他們通過遠程調控閥門,20分鐘就恢復了正常,“游客在朋友圈曬月亮,我們在后臺守著溫度,這樣的‘隔空陪伴’也挺有意義。”
當夜幕降臨,呼倫貝爾的草原與林海被月光鍍上一層銀輝,王偉才結束了一天的巡檢。他掏出手機,看著家人發來的中秋團圓飯照片,嘴角泛起笑意:“肯定也想和家人一起吃月餅、看月亮,但我的工作就是守著這股‘熱氣’。服務好居民、保障好游客,是我的首要職責。辛苦我一個,幸福千萬家,看著大家能在暖乎乎的屋里過個舒心節、平安節,我心里也踏實。”
跟著亮亮站了半天崗,才懂“熒光綠”在寒風中的重量,他口袋里的潤喉糖換了兩盒,卻沒時間喝一口熱水;鉆進王偉巡檢的管網溝,才知供熱線背后的付出——他的工靴磨破了底,卻能精準說出每段管線的 “年齡”。雙節里的呼倫貝爾,既有白樺林綴滿 “金箔” 的詩意景色,更有這群平凡人用堅守托舉美好的溫暖底色。當游客在套娃景區拍下月光大片時,是交警在疏導車流;當旅人在木刻楞民宿里暖手喝茶時,是熱電工人在檢修管網。他們的名字或許無人知曉,但那抹“熒光綠”和那一股股暖流,早已成為呼倫貝爾最動人的“風景”。(徐璐 任彥依 周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