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外賣平臺在福建晉江、浙江紹興等7個城市試點上線騎手評價與屏蔽用戶功能。據報道,騎手在訂單結束后的48小時內可在訂單頁評價用戶,如遇顧客辱罵、恐嚇威脅等場景,可申請不再為該顧客送餐。每名騎手最多可同時屏蔽兩個用戶。屏蔽成功后,這名騎手365天內不會接到此用戶訂單。
本是惡劣天氣導致配送超時,賠禮道歉后仍遭顧客投訴;送餐時一言不合,就被顧客指責辱罵乃至毆打;有的顧客在訂單上提出各種奇葩要求……近年來,不少外賣騎手遭受種種委屈和不公。失衡的相處模式,打破了服務行業雙向理解的良性循環。不少外賣員因此缺乏職業認同感,長此以往,必然不利于行業健康發展。
外賣騎手是辛勤的服務者,不是誰家的“受氣包”。小哥的職責是為千家萬戶送去熱飯熱菜、急件物資,而非承受顧客的情緒宣泄和無端責難。外賣平臺試點騎手評價與屏蔽用戶功能,意味著賦予騎手拒絕為個別用戶服務的權利,讓騎手從被動的情緒承受者,轉變為可主動規避傷害的從業者。“不再為該顧客送餐”的按鍵,是騎手抵御惡意傷害的工具、不必忍氣吞聲的底氣。若同一用戶因言行不當被多名騎手相繼投訴,也能倒逼該用戶反思并收斂不當行為,推動形成更為平等、文明的消費文化和平臺生態。
用戶投訴騎手不能隨心所欲,騎手拉黑用戶當然也不能意氣用事。如果僅憑個人好惡拉黑用戶,只會破壞服務雙方的信任根基。根據平臺政策,只有騎手遭遇顧客辱罵、威脅等不當行為,才可提交證據申請屏蔽該用戶。平臺審核要格外謹慎,仔細核查每一份申請屏蔽的證據,是對騎手負責,也是對顧客負責。只有清晰區分合理服務分歧與惡意侵權行為,才能切實防止屏蔽功能被濫用。
不能讓騎手受累又受氣。拉黑少數用戶,并非不提供服務,而是劃定服務的底線,維護騎手的職業尊嚴。騎手和用戶理應相互體諒、彼此關懷,讓每一次服務都乘上文明和尊重的快車,讓每一份外賣都帶著暖人的溫度。(辛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