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
阿拉善盟
2025年秋季引才宣介招聘活動
在四川大學望江校區舉辦
本次活動以“海納百川 善聚英才”為主題
精準搭建校地人才對接橋梁
既為阿拉善盟高質量發展匯聚青春力量
也為川大學子職業發展提供嶄新機遇
共同譜寫人才與地區
“雙向奔赴”的合作新篇章

推介會上,阿拉善引才宣傳片生動展現了當地獨特的區位優勢、鮮明的產業特色以及優越的人才發展環境,讓在場學子直觀感受到這片熱土的蓬勃朝氣與引才誠意。
四川大學畢業生代表、現就職于盟委宣傳部新時代文明實踐指導中心的張思琦向大家分享了自己在阿拉善的工作生活體會。“作為去年通過引才活動加入阿拉善的川大學生,我深切地感受到阿拉善對人才的重視和培養,這里不僅有廣闊的事業平臺,更有貼心的人才政策和宜居的生活環境,歡迎學弟學妹們選擇阿拉善,在這片充滿機遇的土地上施展才華,實現夢想。”張思琦說。

活動現場,不少同學手持簡歷與阿拉善盟各企事業單位代表面對面交流,深入了解崗位需求、人才政策與發展機遇。阿拉善盟引才團隊全面介紹了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成就、重點產業布局以及“引育用留”全鏈條人才政策,從崗位前景、薪酬待遇到職業保障,多維度解讀阿拉善為人才量身定制的發展平臺。

阿拉善職業技術學院組織統戰部組織科副科長賀鑫告訴記者,今年,學院招生人數創歷史新高。“隨著生源規模與質量的雙提升,我們要強化教師隊伍,這次重點招聘計算機應用、飛行器設計、機械工程等專業人才,以匹配學院發展需求。”賀鑫表示,在引進人才時,對于符合引進條件的人才,學院會額外提供最高5萬元的安家補貼和每月1000元的生活補助,盡可能為人才解決生活后顧之憂。
智聯招聘西部區域客戶總監馮新陽表示,阿拉善盟的人才引進補貼極為豐厚且極具競爭力,出臺配套了一攬子補貼政策及培養計劃,展現了引才留才的最大誠意。

據悉,本次招聘阿拉善盟共推出事業單位和企業雙重選擇。其中,11家事業單位提供26個崗位,招聘37名人才;24家重點企業提供55個崗位,招聘252名人才,覆蓋行政管理、生態環保、能源化工、教育衛生、數字經濟等多個領域。活動當天,共吸引500多名學生現場咨詢,收取簡歷300余份,引才成效顯著。
四川大學材料學碩士生崔暢告訴記者:“我一直關注西北地區的發展,今天投遞了阿拉善職業技術學院化學工程系的教師崗位,這次招聘會讓我看到了阿拉善對人才的渴望和誠意,也讓我對未來的職業發展有了新的思考,很期待未來能在阿拉善工作。”
“我主要投了水務局和應急管理局,除了專業比較符合外,在編制、待遇、住房、生活等政策上都有保障,希望用我的所學為阿拉善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四川大學水利水電學院博士生費高高說。

據阿拉善盟人才發展服務中心主任葉智祥介紹,阿拉善盟針對高層次、急需緊缺人才,構建了全方位政策保障體系。在待遇上,可享受最高30萬元安家補貼和每月最高5000元生活補助;住房方面,購買首套房可享受折扣優惠,公積金最高可以貸款80萬元,本地無房人才可申請“一免兩減”人才公寓或租房補貼;職稱評定和科研支持上,開通綠色通道,設立青年人才科研專項經費。此外,還打造了“阿拉善人才碼”,在衣食住行等方面提供專屬優惠,全方位助力各類引進人才發展。

阿拉善盟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曾令光表示,此次招聘活動是全面實施就業促進行動,推動更多優秀人才向阿拉善盟集聚的一項重要舉措。“我們將緊緊圍繞全盟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結構需求,持續深化‘政校企’合作,強化企業用工保障,及時落實技能評價和專業技術人才職稱傾斜政策,確保人才能力與崗位要求高效匹配。”曾令光說。

阿拉善正以廣闊的胸懷
優惠的政策和無限的機遇
成為各類人才創新創業
實現夢想的沃土
未來
阿拉善將繼續誠邀四海英才
厚植發展沃土
以海納百川的胸懷廣開進賢之路
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阿拉善實踐
提供堅實人才支撐
(李昕冉 那日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