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
在推進高質量發展進程中
阿拉善盟始終聚焦群眾身邊的“急難愁盼”
通過聽民意、問民需、聚民力
認真辦好一件件“民生小事”
不斷提升人民群眾
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楊有紅是阿拉善左旗巴彥浩特鎮紅石頭嘎查2024年的脫貧監測戶,年初因家屬患病面臨返貧風險。嘎查工作人員幫助他們及時聯系保險公司申請“防貧保”理賠,順利獲得了一筆理賠款,緩解了家庭經濟困難。
為防止脫貧人口和農村牧區低收入群體因病、因災、因意外、因教育等因素返貧致貧,阿拉善左旗扎實推進“防貧保”宣傳推廣工作,今年已動員25392名農牧民參保,覆蓋全旗農牧民常住人口的96%,共收繳保費253.92萬元,財政補貼171.12萬元。阿拉善左旗農牧局副局長張艷表示,今年以來,已理賠778人338.36萬元,有效筑牢了脫貧攻堅成果,為農牧民基本生活提供了堅實保障。

連日來,阿拉善右旗和額濟納旗加快推進重點民生實事項目,分別實施城鎮供水能力提升改造項目與老舊排水管網改造二期工程。這些工程旨在解決居民用水安全穩定問題,顯著改善片區供水排水質量,進一步鞏固城鄉用水安全基礎。目前,各項工程正在按計劃有序推進,將為當地居民生活品質提升和人居環境改善提供有力支撐。

巴丹吉林鎮居民謝強德說:“工作人員在更換立管和水表前會通過在單元門口張貼通知單告知停水時間,讓我們提前儲水做足準備。更換后,管道更耐用,不僅減少了維修麻煩,我們用水也更放心了。”

額濟納旗住建局副局長董龍飛介紹,今年達來呼布鎮重點民生項目總投資超5100萬元,覆蓋蘇泊淖爾路、達來呼布路、軍民街等10余條核心路段。下一步,將嚴把工程質量關、安全關和進度關,確保項目早竣工、早見效,切實解決老舊管網排水不暢問題,建設更宜居的達來呼布鎮。
日前,記者來到阿拉善高新區富力城小區時,工作人員正忙著安裝嶄新的健身器材。此前,該小區因缺乏公共健身場所,居民鍛煉不便。瑪拉沁社區網格員通過入戶走訪收集民意了解到,“加裝健身器材”是居民最迫切的需求。社區迅速響應,結合場地條件與居民年齡結構,精選雙位漫步機、單人健騎機、雙人坐蹬器等全年齡段適用的設備。如今,這些設施不僅填補了公共健身空白,更讓居民享受到“15分鐘健身圈”的便捷。
居民趙銀花說:“以前想鍛煉得繞遠路,現在小廣場新增了健身器材,大人能鍛煉,小孩能玩耍,社區真是把好事辦到了咱們心坎上。”

午飯時分,孿井灘生態移民示范區長青騰格里康養中心的幸福餐廳飄出陣陣飯香。工作人員將菜品和熱湯分裝打包,騎上配送車駛向困難群眾家中。69歲的低保邊緣戶趙草格圖因二級殘疾行動不便,日常就餐是個大難題。自今年8月“營養送餐”項目啟動以來,他每天都能準時收到熱氣騰騰的飯菜。據介紹,該項目針對轄區低保對象、監測對象中的半失能以上人員,由政府購買服務,按“營養均衡、口味適宜”標準定制菜單,上門配送早晚兩餐,目前已覆蓋25名特殊群眾,日均送餐50余份。

長青騰格里康養中心負責人薩日娜說:“我們每周都會更新菜單,搭配應季蔬菜,保證營養均衡,讓群眾既‘吃得飽’,也‘吃得好’。搭配員每次送餐時都會查看老人的身體和居家情況,遇到問題及時反饋,讓服務不止送餐,更添一份安心守護。”

下一步,阿拉善盟將持續健全防返貧動態監測和精準幫扶機制,加強對脫貧人口和監測對象的跟蹤回訪,因地制宜開展產業就業幫扶,筑牢防返貧屏障,確保農牧民生活水平穩步提升。(納日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