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起,薯飄香
日前
孿井灘生態移民示范區
試種的350畝紅薯
迎來了采收時刻

記者在紅薯種植基地里看到,紅薯收割機在田地里來回穿梭,所過之處,泥土翻滾,一個個色澤紅潤、體態飽滿的紅薯破土而出,均勻地鋪排在田壟上,散發著泥土的芬芳和豐收的甜蜜。數十名工人緊隨其后,動作嫻熟地進行去泥、分揀、裝箱,繁忙景象映照出一條紅薯產業鋪就的鄉村致富路。

“今年共試種了350畝紅薯,主要品種有絲滑、紅瑤、紫薯、西瓜紅。”紅薯種植基地管理員梅現剛告訴記者,通過今年的技術摸索,為明年選出適合的品種進行種植。

紅薯的收獲時節,也為周邊農戶提供了就業機會。采收季里,種植基地成了家門口的“靈活就業崗”,不少農戶忙完自家農活后來基地務工,讓豐收季變成大家共同的“增收季”。農民王以成說,在基地收紅薯,不僅能增加一份收入,還學到新的種植技術。
從傳統作物到特色經濟作物
從零散種植到規模化布局
此次紅薯的試種成功
是示范區依托資源優勢
優化農業結構的又一成果

近年來,示范區緊扣鄉村振興發展戰略要求,在穩定糧食播種面積的基礎上,立足資源優勢調整農業產業結構,通過政策引導、資金幫扶、主動下沉服務等措施,為轄區內農戶、農業經營主體提供全方位、精準化的技術支持,讓一片片農田化身“聚寶盆”,一條條產業鏈鋪就“致富路”,激活鄉村發展新動能。(曾令飛 劉雪兒 蘇東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