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數以千計的蓑羽鶴從四面八方聚集到達里諾爾的麥田,布日墩湖中成百上千只骨頂雞游憩嬉戲,西拉沐淪河上雁鴨齊飛……構成了一幅靈動的生態畫卷。這標志著赤峰市秋季候鳥遷徙期正式到來,而作為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飛路線上的重要驛站,赤峰市正以優質的生態環境迎接這些“空中來客”。據不完全統計,每年秋季遷徙期,在赤峰市停歇的候鳥數量達10萬只以上。為維護生態平衡、確保生物安全、保障候鳥安全過境,市林業和草原局提前謀劃、精心部署,扎實推進秋季野生鳥類保護工作。
提前部署明責任,織密巡護“安全網”。候鳥遷徙期來臨前,赤峰市林草局印發《赤峰市林業和草原局關于做好秋季野生鳥類保護和疫源疫病監測防控工作的通知》,明確巡護主體與范圍。以自然保護地管護員、國有林場護林員、鄉鎮公益林護林員及護草員、鄉鎮生態護林員為主體,對各級自然保護地、國有林場以及區域外的林地、草原、農田、果園等鳥類棲息地與遷飛通道開展全方位巡查巡護。通過“不留死角”的巡護模式,從源頭上遏制亂捕濫獵野生鳥類的違法行為,為候鳥營造安全的生存環境。
科學監測掌動態,夯實保護“數據基”。結合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防控工作,市林草局組織專業人員開展水鳥遷徙動態監測,精準掌握水鳥遷徙規律與種群變化。截至10月12日,已監測到大天鵝、蓑羽鶴、豆雁、鴻雁等51種遷徙水鳥,數量達5萬余只。這些詳實的數據,為后續科學制定保護策略、優化保護措施提供了有力支撐,讓候鳥保護工作更具針對性與實效性。
聯合執法嚴打擊,斬斷非法“利益鏈”。為嚴厲打擊破壞野生鳥類資源的違法行為,全市各級林草部門以“嚴厲打擊非法獵捕販賣野生鳥類專項行動”為抓手,充分發揮赤峰市打擊野生動植物非法貿易局際聯席會議制度作用,強化與公安、市場監督等部門的協作聯動。執法人員深入農貿市場、花鳥市場、寵物商店、酒店飯店等重點場所開展暗訪與突擊檢查,嚴厲打擊非法養殖、交易野生鳥類行為,讓非法交易無處遁形,切實保護野生鳥類生存安全。
宣傳教育廣覆蓋,凝聚社會“保護力”。保護候鳥,離不開公眾的參與和支持。全市各級林草部門通過發放宣傳單、張貼宣傳海報、播放科普視頻等多種形式,向群眾普及野生動物保護法律法規,解讀野生動物養殖、經營利用相關政策。截至9月末,全市已開展25次野生鳥類保護宣傳活動,發放宣傳單5000余張,懸掛宣傳條幅27條,有效提高了群眾的生態保護意識,營造了“人人愛鳥、人人護鳥”的良好社會氛圍。
野生鳥類保護是一項長期且艱巨的任務,關乎生態系統穩定與生物多樣性維護。市林草局將持續加大保護力度,推進野生鳥類棲息地常態化巡查,深化部門協作機制,擴大宣傳教育覆蓋面,努力為野生鳥類打造更加安全、適宜的生存家園,讓赤峰成為候鳥遷徙途中的“溫馨驛站”,讓“鳥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圖景在赤峰大地長存。( 南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