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智能音箱用悠揚的音樂將你喚醒并告知今天的天氣狀況;上午,通過在線會議軟件與遠在千里之外的同事協同工作;午休時,在外賣平臺下單,美食很快送達;晚上,在視頻網站觀看超高清電影,享受沉浸式視聽體驗……這些看似普通的生活場景,展現出數字消費的無限生機與潛力。如今,它已融入人們日常生活的各個角落,悄然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
數字消費,包括數字產品消費、數字服務消費、數字內容消費以及通過數字渠道實現的消費。據商務部測算,2024年我國居民數字消費規模達23.8萬億元,相當于當年居民消費的44.2%,足見數字消費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性。近日,商務部等8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大力發展數字消費共創數字時代美好生活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為促進數字消費發展、推動消費提質升級按下了加速鍵。
《指導意見》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從豐富數字消費領域供給、培育壯大數字消費經營主體、優化數字消費支撐體系、營造數字消費良好環境4個方面,提出了14項具體任務舉措。其中,針對供給側,《指導意見》提出要增加人工智能終端的硬件供給,支持智能機器人、可穿戴設備等前沿產品的發展;注重數字服務、數字內容這樣的軟件創新,推動人工智能與更多消費領域融合發展,運用虛擬現實、元宇宙等技術升級感官體驗。相信軟件創新與硬件迭代相關部署的不斷落地,將為數字消費注入新動能。
當前,數字消費已在各領域展現出豐富多彩的應用場景。在文博領域,數字技術讓文化遺產煥發新生,借助虛擬現實與增強現實技術,游客可以“穿越”到歷史場景中,感受鮮活的歷史文化。在醫療服務領域,遠程診療、智慧醫療等創新模式不斷涌現,提升了診療效率,改善了就醫體驗。在教育領域,在線課堂、虛擬實驗室等創新應用,打破了時空限制,讓優質教育資源惠及更多人群。此外,超高清視頻、沉浸式娛樂等數字內容消費的蓬勃發展,豐富了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
在政策的牽引下,全國各地積極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數字消費發展路徑,并積累了寶貴經驗。比如,北京聚焦新興消費趨勢,培育數字消費新標桿,規范發展“谷子經濟”,打造二次元和新生代潮玩聚集地;上海以大型活動為引領,促進線上線下深度融合,舉辦“上海數字生活節”,聚焦智享生活、品質直播等板塊,推出30個“共享直播間”;廣東創新數字消費新業態,支持直播電商平臺創新虛擬主播、3D直播間等新模式,發展智慧商圈、智慧門店等;浙江打造數字貿易與時尚消費高地,舉辦“杭州數字貿易時尚消費周”,發布十大數字消費主題場景;四川推出“電子競技消費月”,通過“電競+文旅+科技”多元融合,創新消費場景;廣西上線“北部灣數字人民幣綜合服務平臺”,落地全國首個跨機構數字人民幣智能消費解決方案。這些各具特色的地方實踐,共同勾勒出中國數字消費蓬勃發展的生動圖景。
可以預見,隨著《指導意見》的落實,數字消費將為美好生活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未來,消費體驗將更加智能化、個性化、沉浸式,人工智能與消費深度融合將是重要趨勢。商務部將開展“人工智能+消費”案例推薦工作,推廣一批典型案例,助力引領數字消費趨勢。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也將有力引領豐富數字消費供給,創新城市數字消費矩陣,促進商旅文體健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全球吸引力的數字消費環境。國家級展會平臺將推動更多數字創新成果首發首秀首展。此外,智慧物流建設將加快推進,無人機支線運輸和末端配送業務將有序發展,數字人民幣的受理覆蓋面和應用場景將持續拓展,數字消費的支撐體系將日益完善,助力其更充分釋放發展潛能。
展望未來,無人機配送、智能家居互聯、虛擬現實購物等場景或將逐步融入日常生活,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更多的可能性。除此,還有更多新的可能性值得我們期待。比如,數字技術如何賦能文物講述文明故事?遠程醫療如何縮小城鄉健康差距?元宇宙技術催生的智慧學習范式會否重塑知識傳播形態?讓生活變得更美好且充滿可能,這也正是數字消費的真正魅力所在。(劉杰)